過程照

 

1000722_04.jpg 1000722_05.jpg 1000722_06.jpg 1000722_07.jpg 1000722_08.jpg 1000722_09.jpg 1000722_10.jpg 1000722_11.jpg 1000722_12.jpg 1000722_13.jpg  

克林姆一開始成名是由於他(和他的哥哥/弟弟與藝術學校的同學F. Matsch)幫為數可觀的劇院執行裝潢,以及承接Makart未竟之作,運用冷靜逼真的風格為維也納Kunsthistorisches博物館完成的壁畫。三十歲時他搬進自己的工作室並且將注意力轉注在畫架畫上。三十五歲時他是維也納分離學派(Vienna Secession)其中一個創始人;八年之後,他受挫於自然主義畫派不可遏止的趨勢,並選擇退出。

克林姆作品閃閃發亮的感官享受似乎和一個認可自己為狂熱的幸福完美典型的社會契合。任何一樣事物離事實都不遠。克林姆並未被認可為代表其年代的藝術家,相反的,他受到激烈的批評;他的作品有時候陳列在布幕後面以免玷汙年輕人的鑑賞力。他的作品是讓人迷惑的。今天我們看到這樣的特質呈現在拜占庭表現形式的光輝裡,生動的顏色組合源於奧地利的洛可可---和Egon Schiele作品科學式的唐突有顯著的差異。雖然與他同時期的人們用無知的眼光看待,但是我們將會帶著期望欣賞他的作品。

The Kiss

1907-08

Oil and gold on canvas 180 x 180 cm

Osterreichische Galerie, Vienna

“因為克林姆作品的奢華表面絕對是無拘無束的。它們精緻的哥德式花飾窗格表達了狂喜和懼怕,生與死之間無止盡的緊張狀況。就連沒有時間限制的素描畫,也可能被看成對命運的公然抵抗。睡眠,希望(一個被哀傷的臉圍繞著的孕婦)與死亡的主題都不比《吻》(the kiss)這幅畫來的平淡。然而生命的誘惑在死亡的邊緣仍然險的更為有力,而克林姆的作品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懸而不決的命運,但卻包含一種對於特定年紀慾望和焦慮的證據,以及對於幸福和永恆的想望,並接受決定性的表達方式。克林姆為形體加上驚人的二度空間(平面),喚起拜占庭藝術的金色底彩,再無效的空間裡可能會被視為無效的時間—並藉此創造永恆的形體。然而在他的畫作中,面對我們的不是拜占庭式陰暗嚴峻的四方人形,而是狂喜交錯的身軀,它們的肉體因為金色的象徵意義而顯得更為真實。”

http://www.fineartfile.idv.tw/artsfile/wsnt_sd.asp?var_id=2005/12/29%20%A4U%A4%C8%2011:52:02

 

1000722_14.jpg 

 

朋友P送我的二手拼圖

這不是我的菜

而且兩旁的咖啡色拼到我快抓狂

公車拼一大堆

最近拼圖站太久都想吐又頭暈

坐著拼手又好酸

脖子也超酸痛的

拉筋拍打才好一些

也在家 練瑜珈伸展身體

不然真的拼不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